真王现身
希律就想要杀他,只是怕百姓,因为他们以约翰为先知。(马太福音 14:5 )
这生命已经显现出来,我们也看见过,现在又作见证,将原与父同在、且显现与我们那永远的生命传给你们。(约翰一书 1:2 )
马太在记录耶稣的故事,耶稣颁布天国律法,描绘天国样式,在14章把希律放进来。这是如何的一种用意呢?
马太描绘的希律如何体现自己是王呢,他邀请罗马将军和当地官员来给自己过生日,他摆设筵席尽显高贵。尤其面对自己女儿的时候,更是抓住机会把自己“装扮”得像“阿拉丁神灯”一样——“你说什么愿望,我都可以满足你”(虽然事实并非如此)。
试想,还能有更多的方式来显示一个地上王的样子吗?我想希律最高的权柄样式就是下了狠心杀死他认为是先知的施洗约翰。
以”杀人”来彰显自己权柄,是君王最后的抵抗。然而,这并非马太论述的结束,马太的用意乃是向我们展示、彰显那超越“杀人权柄”的恩慈君王,就是再次赐给人生命,正如约翰所讲,那生命的本源已经显现,就是他们也亲眼看见,亲手摸过的生命之主:
这生命已经显现出来,我们也看见过,现在又作见证,将原与父同在、且显现与我们那永远的生命传给你们。(约翰一书 1:2 )
马太福音像一个号角吹响:真王现身!那假王就显出没有能力来:他们杀人是最后的伎俩,对自己和别人的生命毫无给予,因为他们不是生命的主,却要被主所夺走生命。
真王现身,假王败露。
他想杀死约翰,但是他怕百姓状告丢了自己的前程。所以他不敢杀。
真王现身,假王就显出来假来,希律不过是一个两头摇摆的草而已。想做的做不到,但是当他不想做的时候,又不得不做:
女儿被母亲所使,就说:“请把施洗约翰的头放在盘子里,拿来给我。”王便忧愁,但因他所起的誓,又因同席的人,就吩咐给她;(马太福音 14:8-9 )
试问,希律哪里有“王”的样子呢?若我们对王就这般认识,我们真是毫无见识了。
王应该有的样子圣经已经说的明明白白的了,就是那“说有就有,命立就立”的,“一点后悔没有”的,“世界在他手上流转”的,“断不以有罪为无罪”的……
我们拜假王,是因为我们没有见过真王。
当我们说认识一位这样的王,若对世人竟然想做一丛“墙头草”没有一点惊讶,我们就还不认识这位真的王。
然而,希律如斯,罪人如我亦如斯。
因为骄傲在我心里簇拥我做王,我也喜爱在我的“世界”自以为是的“呼风唤雨”。我要尽展我的能力,挣得全世界崇拜的眼神,哪怕杀人也在所不辞。
然而生命的奇妙在于,有一天真王向我显现,卑鄙又杀人的“王”就如草一样枯干衰残了。“想做什么却不敢做的”根本不是王,那不想做什么却不得不做的根本不是王。
这是真王现身的世界,原来我们都是奴隶,罪的奴仆,听命于罪。真王基督是世界的王,更是生命的主,他向约翰显现,也要向我显现,并以王之权威赐我生命,就是从他而出的生命。我唯有恭敬邀请他坐上宝座。
因为我信,这是真王。